-
2024 / 12 /17
董煜:如何看待经济数据和经济增长
在当前时间点上,既要做好今年工作复盘,也要研究明年经济工作。无论是回顾还是展望,都需要对经济数据作深入的分析,对经济形势作全面的判断,对经济政策作密切的跟踪。 -
2024 / 12 /12
舒全峰等:加快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
2024 / 12 /11
朱岩:加快建设面向数实融合的产业互联网
2024年6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的贺信中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
2024 / 12 /06
孙成昊:特朗普回归——跨大西洋关系进入“准竞争”阶段?
在特朗普“美国优先”的主张下,美欧关系将呈现出更多“准竞争”特征,尤其在经贸和对外政策领域,这种竞争将进一步冲击双方传统的盟友关系。 -
2024 / 11 /21
覃川:让更多优质艺术资源直达乡村
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
2024 / 11 /19
朱岩:构建以信用体系为基础的产业新生态是产业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网信》杂志、光明网发起主办了“迈向网络新时代——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 30 周年系列宣传活动”。本期访谈特邀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岩。 -
2024 / 11 /13
刘培林:碳排放如何进入生产函数
碳排放应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生产函数。在清晰界定排放权的前提下,碳排放这种生产要素,跟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相比,并无本质区别,碳排放的外部性并不需要特别地加以处理。当然,碳排放在其他一些方面,跟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有所区别。生产函数是一种非常粗略的抽象,用于刻画宏观或微观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效率。 -
2024 / 11 /12
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 培养造就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各地高校师生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改革新要求,聚力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人民网推出《践行改革新使命 谱写建设教育强国新篇章——高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专访》,围绕高等教育如何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邀请书记、校长畅谈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