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家观点 > 正文

朱岩:加快建设面向数实融合的产业互联网

2024-12-11

2024年6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的贺信中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破除跨地区经营行政壁垒,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

产业互联网是建设高质量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主要手段。数字时代的企业竞争已经开始逐渐转变为产业互联网的竞争。

产业互联网是以可信数据系统为基础,通过产业内各个参与者(包括终端消费者)在可信平台上的互联互通,改变产业内数据采集、流通和使用的方式,以及每个环节创造价值的方式;通过建立智能合约系统,大大降低产业生态的协同成本,并通过激活数据要素丰富产业生态的价值内涵。产业互联网充分体现了数据要素在产业内的价值创造能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工产业内的数据要素,把数据变成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进而形成数实融合的产业现代化新生态。

一、产业互联网数实融合的主要内容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是产业实体空间与数字空间融合发展的过程。基于数据资源,传统产业的生产资料将发生改变,产品内涵将突破实体空间进入数据空间,并引起企业商业模式发生革命性改变。在数据驱动下,企业运营底层逻辑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以数据要素为新生产资料;以数字空间为新发展领域;以数据资产为新价值源泉。

一是以数据要素为新生产资料。数据作为新生产资料参与到实体经济发展的生产运营全周期中。第一,数据参与创新。在拥有市场端和生产过程的海量数据之后,实体经济的创新方式会发生根本性转变,开放式创新会逐渐成为实体经济创新的主要模式。第二,数据参与设计。数据成为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产品必须充分考虑数据运营的需要。第三,数据参与生产。基于生产过程数据的收集和贯通,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统筹实体经济生产场景中各环节的实时数据,实现生产环节智能化高效集成。第四,数据参与流通。线上线下相融合、顾客与企业相融合,使得市场机制发生改变,进而改变企业市场推广的方式。第五,数据参与客服。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客户服务模式,从研发环节开始,提高客户的参与度,能够充分调动客户的参与性,并形成社区型客户服务模型。

二是以数字空间为新发展领域。数字空间是基于数据要素市场打造的产业数字化发展新空间。数字空间与实体空间的融合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全新的发展领域和价值创造模式。首先,数实空间的融合优化了人类既有的生活空间。数实空间的融合是以实体空间为基础的,有了数字空间,人类原有的生活空间所承载的功能在发生改变,借助于数字空间中丰富的数据市场,可以更加优化实体空间的布局、功能。其次,数实空间的融合为人类带来全新的数字化生活模式。通过开发数字空间,改变人类社会交往的方式,创造人们在数字世界生活的能力,提供组织全新的工作方式。例如,Second Life(第二生命)等数字空间的建立,使得人类可以在数字空间开设公司、创造价值。最后,数实空间的融合改变了个人的生活工作方式。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已经证实了数字空间给人类所带来的便利性,人们在数字空间中的交流、搜索、分析等行为会变得更加高效,从而为人类带来不一样的生活和工作模式,这些新模式将会极大促进实体空间中组织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速释放数据要素的价值。

三是以数据资产为新价值源泉。数字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所掌握的数据资源的规模、数据鲜活程度,以及采集、分析、处理、开发数据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未来核心竞争力。2024年,企业已经开始探索数据资产入表的方式,并探索数据资产金融服务新模式,如数据资产质押融资、数据资产保险、数据资产担保、数据资产证券化等。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31日,共有64家公司在半年报中披露了企业数据资源数据,入表总额合计14.02亿元。上市公司是数据资源入表的主力军,披露规模占比98.2%。新三板公司、非上市公司和城投公司虽然数量不少,但入表规模较小。这表明上市公司对数据资源资产化的重视程度更高,探索也更加积极。

产业互联网数实融合发展模型

二、建设产业互联网的基本思路

1994年至2019年期间,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得到迅速发展,其核心是利用网络广覆盖的传播特性,在人群关注的领域获取流量,再用各种方式把流量变现。这种以流量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无法为社会提供足够可信的交易环境,并因此给互联网经济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等一些问题。与消费互联网不同,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是信用,是用数字技术手段保证产业互联网生态内的可信性,并依托这种可信性建立产业的价值体系。也就是说,产业互联网的构建需要一个公平、可信的软硬件环境,区块链技术也就成了构建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支撑。建立产业互联网仅仅靠一两家企业是很难实现的,必须在政府协调下由龙头企业引领多家企业共同实现。多家协同也是实现产业互联网的难点。

数字经济在传统产业中的发展机遇在于数字化平台与生产场景相结合,对传统产业进行赋能升级,形成产业互联网。根据测算,仅仅在航空、电力、医疗保健、铁路、油气这五个领域引入数字化支持,建设产业互联网,假设只提高1%的效益,平均每年就能产生约200亿美元的价值。中国的传统产业规模大,因此发展产业互联网的价值空间也非常大。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数字赋能,将会使这些产业全面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如果说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市场只能容纳几家万亿元级的企业,那么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有可能容纳几十家、上百家,甚至上千家同等规模的创新企业。对比中美互联网行业,美国产业互联网公司占据美股科技公司前20强的半壁江山,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产业互联网具备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消费互联网不同,产业互联网平台使得每一个行业的结构、商业模式各不相同,并不是“一刀切”的,而是针对不同行业生态的“小锅菜”,需要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推进。比如,面向汽车产业链的产业互联网就不一定适用于电力产业链。此外,产业互联网必须激活产业链上的数据要素,产生整个产业链的数据价值,实现转型升级,进而降本增效、优化资源配置,产生1+1>2的效益。比如,通过打通产业链上的数据,可以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来降低融资成本,解决链上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通过智能物流体系可以降低产业链整体物流成本,使产业链上的企业可以基于更高效的物流进行创新。

三、建设产业互联网的路径探讨

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建设产业互联网需要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政府负责为产业互联网“修桥铺路”,做好产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比如,数据基础设施、信用基础设施等;各市场主体要主动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会,充分开发数据要素市场,主动与产业生态一起进行商业模式转型设计,协同实现产业互联网一体化运作。产业互联网平台公司的发起模式有三种路径。

一是核心企业发起。核心企业从产业互联网的高度进行战略布局,发起开发兼具社会与经济效益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公司。该公司通过控制产业互联网上的核心数据资源,吸引其他企业共同参与平台建设,不断创造平台上的产业新模式。例如,海尔、三一重工等企业对产业互联网的探索形成了以核心企业数据资源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生态系统。

二是科技公司创业建立。科技公司创业往往具备较强的数字技术能力,依托自身在数据、信用等领域的核心技术,这类创业企业可以与产业生态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发产业互联网平台,以解决行业固有问题,创新产业互联网生态运营新模式。比如,国能互通集团创新建设煤炭物流产业互联网平台,用自身的数据技术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该模式入选2024年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典型案例。

三是政府引导的企业联合体。产业互联网平台也可以在政府引导下,由若干家企业自发联合、共同创建。政府在对本地产业生态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引导当地企业共同发起创建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动性,通过各类政策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上的数据,创建强有力的协同机制,从而带动更多企业加入生态系统。比如,义乌小商品城整合了大量从事小商品生产的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数据打通形成一个独特的小商品产业生态系统。

产业互联网平台发起模式确立之后,平台的建设与运营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产业数字信用体系建设阶段。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是信用体系,也就是要构建基于数据互联互通的产业数字信用体系。通过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产业生态内的静态数据如客户数据、产品数据等,以及动态数据如交易过程、管理流程等,进行客观、准确、公平、安全地记录,并基于这些可信数据建立产业数字信用体系,从而为产业互联网后续所有的数字服务创新奠定坚实的信用基础。

二是数据服务模式创新阶段。建立产业数字信用体系后,产业数据的价值就有了充分保障,产业互联网上各企业就可以进行基于可信数据的服务模式创新。例如,在建筑产业,设计端会出现各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设计手段,并产生大量可以上市交易的设计数据资产;在采购环节,也会出现各种类型的集中采购平台,并推动材料供应企业提供支持物联网服务的产品;在施工端,也会应用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培育一批相关的数据服务企业。

三是数实融合运营模式建立阶段。随着数据服务深度的不断增加,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空间逐渐完善,产业互联网进入数字空间与实体空间融合运营的阶段。同样以建筑施工产业为例,此阶段的施工企业建设的不只是实体空间,也包括数字空间,并围绕数字空间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开创建筑产业的数实融合盈利模式。



来源 |《中国网信》202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