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家观点 > 正文

田轩:推动新质生产力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2024-06-04

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生产力水平的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的大工程,是复杂而长期的任务。全面准确理解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需要发展地、辩证地认识、把握和落实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形成机制和实现路径,探索科学可行、健康可持续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之路。

向“新”而行:先立后破,不可颠倒。“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针对有的地方在“减碳”过程中出现的过激行为,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揭示了“立”与“破”的辩证统一关系。相较于“先破后立”,“先立后破”强调的是建立新机制在前、打破旧机制在后的先后顺序,前者为后者之基础,不可颠倒。

客观上看,在过去依靠资源投入的粗放式增长发展模式中,我们的确存在过偏离经济发展规律的问题,无论是重拳出击房地产地震中爆发的恒大事件,还是能耗双控政策下的各行各业限电限产问题,一脱离时、度、效的失速发展,使矛盾和风险在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加速暴露。因此,正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实践其实现路径,要充分总结过往经验,先建立新的体制机制,并通过新的体制机制的运行对旧的体制机制进行优化倒逼,直至最后完全取代,从而实现新旧体制机制的更新。

从产业视角看亦是如此,剖析我国拥有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正是其核心支柱,且新旧产业之间、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相互交织、镶嵌,形成了强大的横向赋能外部效应,铸就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抵御外部风险的强大韧性。并且,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各地区风俗习惯不同,不同收入群体有较大差距,这些都决定了多代产品、多代技术并存于市场。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内涵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恰恰是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途径。

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绝不意味着要弱化传统产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更不意味着只靠新产业“唱独角戏”就能完成,而是要把实体经济放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大视角中进行全新布局谋划,以“立”为重点,在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完成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动能打造,共同加速创新能量的释放。

追“新”而动,整体与局部,不可偏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江苏代表团谈及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了四个字——“因地制宜”,为我国新质生产力布局中的核心问题“发展什么”“如何发展”提供了方法论的有力指引。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才结构和发展状况千差万别,显然不能简单套用单一发展模式。削足适履地盲目追“新”会适得其反,甚至导致产业升级误入“击鼓传花”的误区。

用好用足不同地区各自的发展比较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实现不同功能、不同空间的优势互补,首先要在加强顶层设计上下功夫,通过进一步加大顶层设计统筹力度,有效实施新型举国体制,形成纵向由上而下与由下而上双向驱动的管理秩序。其次,通过在国家层面进行全局统筹性的任务分配和动态管理,依赖制度优势,各级部门进行上下联动,避免技术攻坚工作的低效与盲目,并在攻坚项目执行后形成有效的组织、机构载体传承体系,打造高质高效的技术创新网络。

区域布局协同方面,通过剖析总结各地产业资源特点,明确其在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中的定位,防止对新质生产力的泛化和滥用,甚至在招商引资方面无序竞争,导致产业结构的无效重叠。如对于东部沿海等技术人才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应以基础研发和核心技术支撑的新兴产业为发展重点,进一步提升从0到1的创新能力,并以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区域一体化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东北地区可依托其特有工业基础,聚焦高新技术同传统制造业的结合,加快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中西部城市和县域地区,则应基于其传统生产要素供给相对充足的特点,重点聚焦传统生产要素的重组,通过新模式、新业态的打造,实现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的迭代升级。

此外,还要处理好区域内科创要素和产业的协同关系。创新要素在基础研究环节形成之后,需要与产业发展功能融合统一,才能进一步放大科技创新效应,真正完成创新动能向实体经济的注入。未来应重点围绕创新主体激励、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打造、大力发展市场化科技中介等方面下功夫,多措并举确保创新要素供给精准输入产业链的关键领域和重点方向。

谋“新”布局:政府与市场,不可越界。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时代背景下,监管“审慎”的核心要义,在于既要管住“闲不住的手”,又要提前谋划、及时治理、未雨绸缪。客观上看,在过去以“管”为主的监管思维导向下,我们的创新监管确实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在对于支撑产业链创新的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中,由于监管政策不及时、监管政策执行不彻底等,导致了行业内生性问题放大引发风险外溢的问题。对此,对于未来必将层出不穷的各类创新,国家层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框架,重点在交易链、资产链、行为链三个端口进行规范与约束。一方面要鼓励创新,同时又要加强法治建设,制止盲目的资本活动,严防社会资源的滥用。

同时,持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破除统一大市场间创新要素资源流动的行政壁垒,减少行政干预市场,尤其是地方政府过度介入和行政保护。可借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经验,由政府部门领导牵头树立区域合作“标杆”,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同时,给予地方适量放权,建立负面清单制度,涉及国家安全、民生保障、社会稳定等关键领域的创新,由政府重点把关;负面清单之外的科技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活动,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运作,政府在政策、资本、人才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此外,还要让“看得见的手”握好“看不见的手”,完善市场机制,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的融资模式以间接融资为主,而相关研究表明,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有利于技术创新,通过完善资本市场建设,提高直接融资占比,将有效提升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未来,我们应该在推进注册制和区域股权市场建设上持续努力,为不同科创主体多类型、多层次地提供更精准、更有力的融资服务支撑。

以“新”致远:发展和安全,不可失彼。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特别是在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性风险涌动不止,唯有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才能实现生产力在稳固基本盘基础上的可持续向新而行。

从安全视角看,要打好防范重点领域风险的有准备之战:继续以“保量”和“稳价”为目标,毫不松懈守好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的风险底线;支持各地从实际出发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妥善处理金融债务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做实做细安全监管执法,压实经营主体安全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从发展视角看,要坚持下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先手棋”,打好、量子通信、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并围绕“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这一目标,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强化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互动,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切实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在发展中筑牢产业链安全底盘。同时,要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塑造”国家安全这一前瞻性目标,打造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力安全发展环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核心生产要素活力。同时,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动态平衡,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同时,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和发展观,营造可持续性的安全稳定国内国际环境。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新时代新征程,以系统思维聚合力、谋全局,以务实举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新质生产力定能迸发出澎湃动力,为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作者田轩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


来源:澎湃新闻网 6-4 田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