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
1.周建仁:《走向决裂:弱国退出同盟之谜》,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期刊论文】
1.周建仁:《战略信誉、同盟结构与同盟弱化》,《国际政治科学》(CSSCI)2020年第2期,第1-50页。
2.Zhou Jianren, ‘Power Transition and Paradigm Shift in Diplomacy: Why China and the US March towards Strategic Competition?’,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SSCI), Vol. 12, No. 1 (March2019), pp. 1-34, doi: 10.1093/cjip/poy019, Accession Number: WOS:000462596300001.
3.周建仁:《同盟理论与美国“重返亚太”同盟战略应对》,《当代亚太》(CSSCI)2015年第4期,第26-54页,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国际政治》2016年第1期全文转载。
4.漆海霞、周建仁:《军售与美国亚太地区战略布局》,《中国社会科学》(CSSCI)2015年第5期,第145-163页。
5.周建仁:《战略分歧、自助能力与同盟解体》,《世界经济与政治》(CSSCI)2013年第1期,第67-92页,后收录于刘丰主编:《联盟政治: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74-103页。
6.周建仁:《同盟解体的研究:回顾与评析》,《国际论坛》(CSSCI)2012年第4期,第49-55页,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国际政治》2012年第11期全文转载。
7.周建仁:《联盟形成理论:评估及对中国的政策启示》,《当代亚太》(CSSCI)2012年第3期,第40-63页,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国际政治》201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8.周建仁:《国家双边关系的定量衡量:突破与局限》,《欧洲研究》(CSSCI)2011年第1期,第143-152页。
9.周建仁:《共同决策程序的引入对欧盟一体化的影响》,《欧洲研究》(CSSCI)2003年第5期,第92-111页。
10.周建仁:《欧盟决策程序研究中的两种范式和两种方法》,《国际论坛》(CSSCI)2003年第5期,第58-63页。
【专著章节】
1.周建仁:《欧盟决策程序及其两种权力》,载张利华、史志钦主编:《中国与欧盟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43页。
【媒体文章】
1.周建仁、林一伦:《美日韩为何难以形成三边同盟》,《学习时报》,2017年1月23日,第2版。
【会议论文及点评】
1.《权力转移与金砖合作》提交2022年3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主办的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中青年论坛“百年变局与金砖合作”。
2.《国际关系不同领域中的同盟》提交2022年2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墨西哥研究中心主办的“纪念中墨建交50周年座谈会”。
3.《冷战后北约东扩次序的理论逻辑》提交2021年7月6日召开的“大变局下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科”2021年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年会“联盟的形成和管理机制研究”讨论组,2021年11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的第18期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工作坊。
4.《拜登联盟战略的内在困境》提交2021年4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外交项目组季度(春季)分析会(总第10期)。
5.《战略信誉、同盟结构与同盟弱化》提交2019年11月16日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的第21期清华国际关系论坛“战略信誉与国际秩序”,2019年7月11日召开的“大国竞争与世界分化:反思百年国际关系”2019年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年会“领导力、战略信誉与国际关系理论”讨论组,以及2019年5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主办的“冷战同盟体系的既存与未来”学术研讨会。
6.《权力转移与中美外交转型》,提交2018年11月3日于青岛大学举行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讨论组、2016年10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主办的“权力再分配:中美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小型学术研讨会、2014年10月28日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崛起与新型大国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2014年3月9日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的“崛起国外交转型的理论研究和历史维度”研讨会。
7.《寻求敌人盟主的安全保证?——埃及转向美国之谜》(与火淑娟合著),提交2017年10月27至28日中国国际关系期刊研究会、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国际关系期刊研究会2017年年会暨“地区合作与全球治理”学术研讨会以及2024年4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中华美国学会、教育部美国联合研究院合办的人大美国研究青年学术论坛2024“美国大变局及其全球霸权地位的未来”学术研讨会。
8.《美日韩为何没有形成多边同盟》(与林一伦合著),提交2018年7月16日第十一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年会“联盟与伙伴关系:理论与实践”讨论组以及2016年10月29日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主办的“联盟理论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
9.《美国“重返亚太”同盟战略以及中国的应对》,提交2014年7月6日第七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年会“联盟理论与中美日关系”讨论小组以及2013年12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崛起与亚太国际问题研究”青年论坛。
10.《战略分歧、自助能力与同盟解体》,提交2012年12月8日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主办的“联盟理论与中国联盟战略”学术研讨会。
【政策研究】
1.以第一作者身份与阎学通教授完成政策报告《“××××”原因、影响及我应对》,《清华大学信息》2024年第20期。
2.以第一作者身份与阎学通教授完成政策报告《×炒作“××××”目的及应对建议》,《清华大学信息》2024年第43期。
3.以第一作者身份与阎学通教授完成政策报告《××竞争国际×××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清华大学信息》2023年第102期。
4.以第一作者身份与阎学通教授完成政策报告《××××动向趋势及对策建议》,《清华大学信息》2023年第12期。
5.以第一作者身份与阎学通教授完成政策报告《××ד××××”动向及应对建议》,《清华大学信息》2022年第167期。
6.以第一作者身份与阎学通教授完成政策报告《×对华××竞争及我应对建议》,《清华大学信息》2022年第78期。
7.以第二作者身份参与阎学通教授主持的政策报告《××××的全球性影响及应对建议》,《研究报告》2022年第17期。
8.以第一作者身份与阎学通教授完成政策报告《×××撤军削弱×××××对我影响及应对建议》,《清华大学信息》2021年第165期。
9.以第二作者身份参与李莉教授主持的政策报告《××政府××××××及我应对策略》。
以第二作者身份参与阎学通教授主持的政策报告《疫情强化的既有××××趋势及政策建议》。